首页
> 开云(中国) > 媒体聚焦

《湖南工人报》:铣加工,他当成了雕刻的艺术
——记全国劳动模范、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数控铣工高级技师唐银波

发布时间:2019-05-09

  湖南日报记者 邹靖方 通讯员 王慧崎

  这个神奇的故事,发生在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301车间:利用普通铣床,在鸡蛋上铣出一个圆,且不穿破蛋壳内膜。

  闻之令人惊讶不已。

  创造这个奇迹的便是江麓机电集团数控铣工高级技师唐银波。

  鸡蛋壳厚度仅0.2毫米,内膜轻轻一捅就破;且鸡蛋为不规则曲面,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。唐银波用其娴熟的操作功底,完成了这件普通铣工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。

  提到唐银波,在江麓集团乃至全国军工系统可是大名鼎鼎。他先后获得“湖南省技能大师”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”以及中国兵器首席技师等荣誉。

  临时工成了技能大师

  1994年,唐银波考入江麓技工学校铣工专业。铣工,也成了他选择的终生职业。

  进入技校之前,唐银波已在江麓机电集团当了3年临时工。

  1991年,唐银波初中毕业来到公司,准备接父亲的班。

  唐银波想,接班虽然能解决饭碗问题,但不能满足于此,还是学点过硬的技术好。

  他去上技校。

  铣工加工范围比较广,加工类型多。模具、齿轮、涡轮以及不规则的零部件,这些随处可见的机械零部件,或许不少人认为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,根本没有多少技术含量,其实不少都是铣工一刀一刀“雕刻”出来的。铣削加工,其实是一门深奥的艺术。

  3年孜孜以求,1997年唐银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被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录取。

  他到301车间当了铣工。

  刚进车间时,看着师傅们将一件件毛坯变为一个个复杂而精密的零部件,唐银波羡慕不已。

  师傅对他说:“再完美的设计,也需要人加工出来;别人加工不了,你能够做出来,你就是顶呱呱的人才!”师傅一席话,使唐银波茅塞顿开:在企业,技术水平高才是硬道理。

  成为技术顶尖人才,成了唐银波不懈的追求。

  进厂头几年,唐银波勤于读书、忙于实践,他给自己定下了“勤学、勤问、勤想、勤练”的座右铭。业余时间,唐银波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学理论、练技能上。他多次参加各类培训班,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。

  2002年湖南省国防工业职业技能竞赛,唐银波初露头角,一举获得铣工第一名。

  当时技能比赛汇集了湖南国防工业系统最优秀的铣工,唐银波不敢掉以轻心。

  他拿到竞赛题后并没有急于动手,而是认真分析尺寸,研究消化图纸,精心测量毛坯,设计孔、槽位置,运用专业理论知识,调动实际操作经验,寻求合理、科学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。

  唐银波一举夺魁,获得“湖南省技术能手”荣誉称号和铣工技师任职资格,成为江麓当时最年轻的铣工技师。

  2007年,年仅33岁的唐银波被评为“湖南省技能大师”,成为湖南省当时最年轻的、也是铣削领域唯一的技能大师。

  “点子王”专挑“硬骨头”啃

  攻坚克难,唐银波的点子多,被同事称为“点子王”。

  他那些金点子,往往能解决重大技术难题。

  唐银波所在的分厂,承担着不少重点生产任务与科研创新项目。

  身为公司铣工高级技师、分厂科研攻关小组组长,唐银波自感责任重大。

  2007年,公司承担了国家某重点工程关键研制项目。该项目一个重要部件——鼓形齿轮,是这个项目的“硬骨头”。

  国内此类鼓形齿轮采用专用的设备加工,成本高。由于没有相关的经验借鉴,公司技术部门不知道如何加工,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解决方案。

  公司技术部门联系到唐银波所在分厂。分厂负责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唐银波。

  唐银波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说:“应该有把握做得出来。”他反复研究图纸后,最终拿出了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案。按这一套方案加工出来的产品,保证了产品精度,加工成本大幅降低,完全能满足用户要求。

  这种“硬骨头”,唐银波“啃”下的还不少。

  在唐银波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发产品展示台上,记者看到一块密密麻麻凿有凹槽的薄板。

  这是他通过自己发明的工具加工而成的航天钛板。

  2008年,唐银波所在班组承接了某太阳能单双极板的加工任务,产品要求在直径180毫米,厚2毫米、1.5毫米、1.2毫米3种规格的超薄钛板材料上,单面或双面加工出深0.5毫米、间隔宽度2毫米的纵横交错共80条等距槽。

  这些钛板是某航天研究院设计的产品。在与江麓机电集团合作之前,该研究院曾找过国内多家企业,均未能解决超薄钛板加工易变形的技术难题。

  铣工的最高追求,就是加工出最精密的零部件。唐银波仔细观察钛板的结构,分析材料的特征。经过反复试验,设计制作了一种薄板工件真空夹具,加工出来的槽深误差不超过0.1毫米,这几乎跟头发丝一样细。

  这一创新破解了超薄钛板加工应力变形量大、质量不易稳定控制的技术难题。他研制的3种规格超薄钛板已应用于航天、航空等领域,已为企业创收超过1200万元。

  前不久,唐银波工作室承接了某主战坦克控制炮弹发射的关键部件。这一部件加工最大难度在两个耳轴的精度上。耳轴的精度越高,炮弹打击目标就越准。过去耳轴加工的精度一般控制在0.02毫米,而这次要求必须控制在0.01毫米以内。唐银波带领工作室成员经过1个月夜以继日攻关,终于将加工精度从0.02毫米提高到了0.01毫米。仅今年以来,唐银波就参与了20多项军品电器科研攻关。

  用“传、帮、带”打造技能团队

  2015年成立的唐银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,共有10名成员,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名、公司级劳模3名。

  2018年,唐银波工作室先后解决了特种电器产品21项生产制造瓶颈和难题,共提出合理化建议60多条,实施29条。完成创新创效、工艺攻关、技能创新等25项,节创价值100多万元。

  工作室在“传、帮、带”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。唐银波每获得一项技术攻关的突破,总会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共享。液压阀芯加工,零件变形是加工中最难把握的。唐银波为了攻克这一难题,与工作室同事花了近两个月进行刻苦攻关,完整地把握了技术要领。为了使同事们都能掌握好这一技术,唐银波不但组织大家多次进行讲解,还把技术要领原原本本交给同事刘枢。刘枢目前已经成为工作室这方面的专家。

  工作室成员刘枢、张鑫、方智扬等16人次在各级比赛中都获得了好的成绩。方智扬获得湖南省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加工中心操作工第一名、全国第十二名;张鑫获得湖南省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加工中心操作工第三名、全国第十八名。

  唐银波作为省总工会“互联网+湖南工匠”名师堂名师、湘潭市职业技能培训“双师型指导老师”、湖南省职工技协专业会员、湖南省技能大师,多次担任省、市、公司技能大赛集训队的指导教师。

  2018年,唐银波指导的团队在国家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。湖南在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7个一等奖、11个二等奖、4个三等奖、团体综合排名全国第五;为此,唐银波付出了辛勤的汗水。

  ■工匠感言

  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的内涵,就是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,专心专注把一件事做到极致。

  我在技术上有今天的成就,靠的是师傅们手把手地教导,同时也少不了自己刻苦努力。自己在技术上厉害了,并不等于完全成功,应该使身边的人都厉害起来,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。

查看原文

关闭窗口
特能集团晋东公司以“金点子”实现名利双收2019-05-07
动力研究院集团华柴动力重装亮相上海动力展2019-05-07
乘“一带一路”东风 亮“中国制造”品牌——北重集团高端无缝钢管海外市场实现新突破2019-05-07
光电集团 齐晓声:百年九歌 颂青年2019-04-30